作為南京大學國際法專業(yè)在讀碩士生,我一直希望能夠發(fā)揮專業(yè)所長,到政府間國際組織工作。2019年4至8月,通過報名和選拔,我很幸運地來到中國—東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實習,先后參與多項對外交流交往活動,不僅熟悉了國際組織的基本規(guī)則,也積累了重要的實踐經(jīng)驗。
四個月來,在中心領導和教育文化旅游部、綜合協(xié)調部等部門同事的指導和幫助下,我從一點一滴做起,由手忙腳亂到漸入佳境,可謂獲益匪淺。
首先,四個月的實習讓我初步了解了中心的工作程序,養(yǎng)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。中心的工作程序嚴謹而高效,涉及事前的報批與準備以及事后的總結與報道等。履行程序時既需要對內密切協(xié)作,也需要積極對外溝通,可謂事無巨細。相關公文、函件、講話稿、新聞稿的草擬、修改、審批、定稿和發(fā)布程序嚴謹有序,內容上措辭和語氣都要規(guī)范。例如,需要注意某一活動的“主辦/承辦/支持/冠名”單位之間的區(qū)別,注意一些表達如“山水相連”(geographical proximity)和“休戚與共”(share weal and woe)等的翻譯和使用,這些都很難在學校學到。教育文化旅游部的指導老師們對我嚴格要求,反復糾錯,讓我定期閱讀新聞通訊、記錄工作要點、及時小結并制定工作計劃,學會站在不同角度考慮、分析問題,讓我能夠不分事務大小,時刻提醒自己:考驗自己的時刻到了。
其次,四個月的實習讓我基本熟悉了中國與東盟在旅游、教育、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現(xiàn)狀。實習期間,我參與籌備了“2019年亞洲文化旅游展”參展、赴柬埔寨舉辦旅游漢語培訓班、云南—南亞東南亞旅游職業(yè)教育及人才培訓國際交流合作論壇、中國—東盟雙百職校強強合作旗艦計劃院校培訓班、中國—東盟職業(yè)教育國際論壇暨特色合作項目成果展、第二屆中國東盟大學生文化周、第四屆東盟美食節(jié)等重要活動。通過場地考察、文書草擬、文件整理、互動宣傳等環(huán)節(jié),我積累了工作經(jīng)驗,豐富了知識儲備,也理解了在組織架構上將教育、文化、旅游放在同一部門的合理性。更重要的是,我還感受到了中國—東盟日益活躍的人文交流和不斷豐富的務實合作成果,深切體會到了中國—東盟中心作為一站式信息和活動中心,為中國和東盟在教育、文化、旅游領域不斷深化戰(zhàn)略合作伙伴關系發(fā)揮的重要作用。
此外,四個月的實習讓我提升了溝通、協(xié)調能力,并讓我收獲滿滿的同事情誼。中國—東盟中心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,同事間團結友愛、互幫互助,共同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對外交流活動。其中,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北京舉辦的2019年“亞洲文化旅游展”,我和其他同事共同負責在在中心展位介紹東盟旅游資源和產(chǎn)品線路,向公眾和業(yè)界人士介紹東盟領域相關知識。在組織東盟知識有獎競答活動時,我們想方設法吸引不同人士積極參與,同時緊繃安全弦,確保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,達到了預期效果。在日常的文書整理和文件報批等工作中,我也和本部門和其他部門的實習生通力配合。中心多元化的環(huán)境,讓我可以向來自泰國的實習生咨詢泰國職業(yè)技術教育現(xiàn)狀,獲得起草文書的第一手資料,可以向來自復旦大學的實習生請教新聞稿寫作技巧,提升稿件質量,也可以在工作之余和來自北京交通大學、中國政法大學、澳門科技大學等不同高校、不同學科背景的同學們碰撞思維,交流學習,取長補短。這不僅讓我收獲了工作經(jīng)驗,提升了溝通能力,也讓我和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同事情誼,成為我人生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。
還記得初次到中心時,指導老師們帶我熟悉環(huán)境的場景,仿佛就在昨天。四個月過得很快,每天迎著朝陽,帶著會心的笑容走進辦公室,忙碌一天后,沐著夕陽與晚風,愜意地走在回家的路上,思索著一日的收獲,總結著一日的成長。
心之所向,踏實成長。從南京到北京,從校園到社會,帶著對國際組織的深切向往,我全身心投入了中國與東盟旅游、教育交流交往工作中,圓滿完成了一名實習生的既定任務,踏踏實實地學習、工作、成長。我相信,不論今后我將從事何種工作,中國—東盟中心的經(jīng)歷將成為我珍藏的精神財富。